“动起来、跑起来、干起来,奋力开创项目建设加速度……”内蒙古林西县上下齐心,凝聚力量,形成“以项目建设为强县之基、富民之本”的招商引资新态势,深入实施“五大战略”、全力建设“六大区域”,共同绘就林西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。
高歌猛进势如虹
全力拼经济,奋战开门红。2023年,林西县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的40个项目,总投资119亿元,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5.8亿元,涵盖了乡村振兴、五城共建、工业转型、市场升级、文旅融合等各个领域,必将助推林西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产业能级、打造产业集群,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近年来,林西县始终坚持“发展为要、项目为王、招商为先、投资为核”的理念,持续推进农业稳、工业强、服务活。2022年,林西县实施重点项目58个,总投资98.3亿元,年内完成投资32.8亿元,招商引资签约落地项目77个,完成投资12.8亿元。2023年,林西县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实施“五大战略”,打造“六大区域”的关键支撑和重要抓手,围绕农牧业八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工业“三个百亿级”产业集群,实施重点项目57个,总投资125亿元,计划完成投资43.7亿元。
规划区域布新局
林西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、五城共建、工业转型、市场升级、文旅融合“五大战略”,全力建设中心城区、有色金属开发区、东山生态文化旅游区、福山生态旅游区、西拉沐沦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、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示范园“六大区域”,多点绘就林西高质量发展新蓝图。
东山生态文化旅游区
作为“六大区域”之一的东山生态文化旅游区,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导向,依托“一水三川四山”自然生态格局,打造了林西县生态、文化、旅游、乡村振兴相融合的综合经济产业园区。2023年,该景区主动融入战略布局,着力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,以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为建设目标,着力打造“草原首驿·多彩林西”新品牌。
林西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,有色金属储量丰富,被誉为“北方铜都”。经过多年发展,探明有色金属矿点、矿化点67处,主要成矿带4条,主要成矿聚集区5处。截止目前,林西县正常生产有色金属采选企业3家,日采选能力达到1万吨,实际选矿能力3200吨/日;正常生产有色冶炼企业8家,主要以铜、锡冶炼及铅锌、稀贵金属回收为主。形成了铜冶炼能力6万吨、锡冶炼能力5000吨、年产锌焙砂5万吨、年产回收铅7.5万吨、年回收冶炼废旧资源15万吨、年产三氧化二砷3000吨及单质砷2000吨的生产能力。
“到2023年底,有色冶金产业实现产值65亿元以上;到2024年底,有色冶金产业实现产值95亿元以上,到2025年底,有色冶金产业实现产值130亿元以上。”林西县有色金属开发区目标远景清晰,未来可期。
创优环境大招商
“人人都是招商大使、处处都是营商环境,要立足本职本岗,全力做好做优,以小我的用心用情,助力林西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,让企业放心落户、安心发展。”林西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举措,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,提高招商项目谋划水平,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,为“富民强县”建设注入强劲动力。
2023年,林西县共71个单位承担招商引资任务,精准招商再发力,坚持“走出去”“请进来”双管齐下,任务目标为引进落地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3个。围绕资源禀赋、区位条件、产业链条和要素优势等开展产业链招商,针对16条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链和3个领域专班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,在农畜产品深加工、有色冶金、氟化工、精细化工、硅材料、新能源、文旅融合等领域做足延链补链强链文章,做大产业,形成“引来一个、带来一串、聚成一片”的蝴蝶效应,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,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增添新动力。
项目不落地,脚步不停歇!把“施工图”变为“实景图”。如今,行走在林西大地,扑面而来的是人心思进、协同聚力的蓬勃态势,深切感受到的是大抓招商、优化服务的浓厚氛围。一项项政策出台,一条条措施落地,一个个项目开工,一处处区域形成,为林西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续写着华彩“新篇章”。(马文芳 王海英 李晓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