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安溪法院不断健全体制机制,全力化解涉民营企业纠纷,不断优化该县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一是拓展诉源治理广度深度,推进涉企纠纷诉调对接“联动办”。推动涉企纠纷诉非联动工作,充分发挥县法院与县工商联共同设立的“涉企纠纷诉非联动工作室”的职能作用,完善诉讼调解与商会调解相衔接纠纷解决机制,建立在线调解平台,优化诉调程序衔接,依法确认诉调效力;贯彻落实“善意文明审判执行”理念,及时化解纠纷,减少案件进入诉讼程序,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,邀请有代表性、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涉企司法服务商事调解员、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调解,采取“活查封”“放水养鱼”等多种形式,让企业继续生产、化解危机,避免机械办案、一判了之,及时有效化解民营企业民商事纠纷。
二是提升裁判规范引导保障作用,推进产权司法保护“用心办”。充分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,合理判断各类交易特别是新型交易模式的合同效力,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。加强产权司法保护,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民事产权,严格按照有关法律、法规和政策,审理涉企纠纷案件,准确界定产权关系。对产权有争议的挂靠企业、股权代持企业,在查明投资事实的基础上,明确所有者权益,防止侵占民营企业合法财产。依法甄别产权纠纷案件的性质,厘清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,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,提升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安全